分享到:

每年约30000名孩子用药不当致聋,这些药吃的时候要小心

发布时间:2021-08-25

孩子生病本来就很难了,但如果遇到药物不良反应,更是让人心惊肉跳。

案例

春晚《千手观音》的21名演员,其中18人是因为幼时打针,导致药物性耳聋;

6岁男童因为拉肚子吃了两粒儿童诺氟沙星之后,手脚发抖,全身起红点,送进医院检查,发现因过量服用诺氟沙星发生药物中毒。

11岁女孩因为牙周炎,吃了4次消炎止痛药后,发现肾脏急性损伤。

央视关于安全用药的宣传片里,5岁小女孩吃完感冒药,逐渐丧失了听力。

儿童用药的安全是个持续存在的问题

01 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多

《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》指出:因用药不当,我国每年约有3万 名儿童耳聋。每年约 7000 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。

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.5%,是成人的2倍,新生儿更是达到成人的4倍,儿童不合理用药、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。

image.png

02 大家认为安全的药 不良反应可能很严重

包含小儿氨酚烷胺颗粒、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药,很多是小孩一感冒就会用到。

因为这类药物对儿童,尤其是对2岁 以下儿童引发过致命的严重不良事件,今年4月国家要求对一批儿童常用药的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。

image.png

图源: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

03 这14种小孩常用的药服用时要谨慎

image.png

04 新的药品使用说明 不建议自行服用

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要求

❶药品说明书要增加警示语:“不建议家长或监护人自行给2岁以下婴幼儿使用本品,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。”

❷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,避免用药过量。

❸将“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”改为“应避免合并使用含有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抗感冒药。”

05 儿童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原因

❶是药三分毒 ,药品能治病,也必然存在不良反应,有一定的“毒副作用”;

❷适合儿童的药缺乏,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乏,儿童用药指南、标准缺乏;

❸家长用药误区,随意用药、过量用药;

❹儿童发育不成熟,用药个体差异大,有的耐受差、代谢慢,更容易药物中毒;

❺孩子某些点位基因缺陷,其他人吃了没事,但带缺陷基因的人吃了就出问题,造成永久性的机体损伤。

怎么解决?

▶ 药的问题 | 靠监督

国家已经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,不断督促药企修正、完善药品说明书。在药品品种选择、使用剂量、服用疗程上,将获得更加安全的指导。

▶ 用的问题 | 靠家长

做个学习型的谨慎家长,用药前仔细看药品说明书,明确用法与用量。谨慎用药,有疑惑的时候先咨询医生、药师。

▶ 个体差异的问题 | 靠科技

利用现代科技,发现孩子的用药“雷区”。小孩经常生病,有条件的家庭,建议做个儿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。

image.png

基因检测有什么用

01 什么是基因检测?

基因是人体内遗传信息的核心单元,它不但控制着我们的生物学性状,也可以通过遗传而被传递到我们的后代之中。

基因不但决定了我们外型像父母以及祖辈,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也“像”。

02 遗传的基因突变问题

不幸的是,有些由于基因的突变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也被遗传到下一代。

比如和听觉密切相关的基因,其基因突变就产生了遗传性耳聋。

研究表明,约有60% 的耳聋与遗传有关,目前已发现的耳聋相关基因近300个。在正常人群中约有 5% - 6% 的人至少携带一种耳聋基因。

• 21.01%的聋人携带GJB2基因突变,是中国最常见的致聋责任基因;

•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责任基因SLC26A4是中国第二高发的致聋基因,其突变检出率达12.7%;

• 4.51%聋人携带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,为药物性耳聋群体的主体。

03 通过基因检测 发现并避免问题出现

我们就可以通过耳聋基因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药物性聋高危人群,比如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其他耳毒性药物,防止耳聋的悲剧发生。

这就是基因检测的作用,目前很多医院都有开展。

• 现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的儿童

• 曾有过药物不良反应史的儿童

• 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儿童

• 有药物不良反应家族史的儿童

参考文献

[1]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氨酚麻美口服溶液等14个品种药品说明书的公告(2021年第57号);

[2] 《时代》杂志评出2008年"50项最重要的发明","个人基因测试服务"被评为当年最佳发明;

[3]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《一个小小的人工耳蜗温暖这座城,但背后的故事更值得我们深思》;

(来源:医事通图片来源:千图网、国家药品监督局


Baidu
map